妈祖庙简介


    妈阁庙,早期称"娘妈庙"、"天妃庙"或"海觉寺";后定名为"妈祖阁",华人俗称妈阁庙。

    妈祖庙位于澳门半岛的西南端,依山面海,沿岩而建。庙内有"神山第一"殿、正觉禅林、弘仁殿、观音阁等4栋主建筑,分别建于不同时期。其中,弘仁殿规模最小,是一座3平方米的石殿,相传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正觉禅林规模最大,创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神山第一"殿是当时官方与商户合资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上述三殿均供奉天后妈祖,观音阁则供奉观音菩萨。

    妈阁庙的大门为一牌楼式花岗石建筑,宽4.5米,只开有一个门洞,门楣上有"妈祖阁"3个金字,两侧书有对联:"德周化宇,泽润生民"。门楣顶部为飞檐状屋脊,华丽美观。庙门口有一对石狮,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是300年前清人的杰作。院内一块名为"洋石船"的巨石上,刻有一艘古代的海船,船的桅杆上挂着一面写有"利涉大川"的幡旗。据考,是记载400多年前一位福建商人,乘船来澳门途中遇到风浪,幸得妈祖相救、转危为安的故事。庙后的石壁上,有多不胜数的摩崖石刻,是历代政要名流和文人骚客的手书。在各具特色的建筑物之间,有石阶和曲径相通,四周苍郁的古树,错杂的花木,纵横的岩石,把园林的幽雅和古庙的庄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得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极富民族特色。

    妈阁庙还是一座有着传奇色彩的庙宇。在上世纪80年代,妈阁庙发生了一场大火,澳门居民一说起这件事,仍记忆犹新。那天,庙内的"正觉禅林"深夜大火,整个殿宇被烧塌,而在神龛中央的妈祖神像,仅被烟火熏黑,塌下的横梁掉在神像的跟前,神像丝毫无损。

    澳门妈祖阁是澳门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为福建商人所建,称为"阿妈阁"。据说,1553年葡萄牙人在庙宇前的古码头泊船上岸,向当地的福建人打听这是什么地方,福建人误以为问的是庙宇的名字,说是阿妈阁。此后,葡萄牙人就用福建方言"妈阁"的谐音"马交"来称呼澳门,叫做"马交港"。已有逾500年历史的妈阁庙,是澳门三大古刹(妈阁庙、观音堂、莲峰庙)中历史最悠久的。

    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整座庙宇包括石殿、大殿、弘仁殿和观音阁4座主要建筑。1874年、1875年,妈阁庙先后两次遭受火灾,由居民集资,于1875年开始重修,至1877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样子。

    每年春节和农历3月23日娘妈诞,妈阁庙香火至为鼎盛。除夕午夜开始,不少善男信女都会前来拜神祈福。

    妈阁庙包括弘仁殿、"神山第一"殿、正觉禅林、观音阁等建筑物。明朝时本名"天妃庙(宫)",至清道光八年(1828 年)重修时增建山门,额名"妈祖阁",华人俗称"妈祖阁",又有另称'正觉禅林"。

    旅游事项:
    每年春节和农历三月廿三日娘妈诞期,妈阁庙香火至为鼎盛。除夕午夜开始,不少善男信女纷纷到来拜神祈福,庙宇内外,一片热闹。而诞期前后,庙前空地会盖搭一大竹棚,作为临时舞台,上演神功戏。

    住宿:
    澳门有很多称得上是"欧洲风情"、"真正的度假地"的饭店。设备一流的星级酒店或较经济的旅馆、别墅和公寓在所皆有,四、五星级的占四成以上,可随意选择入住。有的酒店富丽堂皇,有的历史超过1世纪。每逢周末、 假期、节日、大赛车期间及七、八月旅游旺季,澳门的酒店和旅馆经常客满。因此赴澳之前最好先预定房间,以免到时徘徊街头。当然,在旅游淡季,有的酒店也会有折扣优惠。

    美食:
    澳门可谓荟萃了中西南北的美食,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葡国菜,还可以吃到澳门菜、广东菜、上海菜、日本菜、韩国菜和泰国菜。

来源:好搜百科
m.517ee.com蜀ICP备0904309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