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境内,不仅完整地保持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川西民居,还有12棵声名远播的千年古榕。西来镇地跨临溪河与大小五面山浅丘,东临国道108线,西连国道318线,川西旅游环线(省道106线)与寿卧路(国道108、318线连接线)交叉穿镇而过,全镇幅员面积79平方公里,原为临溪县治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古镇简介
蒲江县的西来古镇,是一座位于山间平坝的小镇,是成都市历史文化古镇、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
古色古香的老街, 潺潺的小溪,葱绿的榕树,青灰的民居,小桥,流水,人家,自然清新中散发着幽幽的历史韵味和浓浓的民俗风情,这便是西来。西来古镇是典型的川西民俗文化古镇、旅游休闲的圣地。
古镇历史
西来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他曾经是临溪县县治所在地,北朝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设县,县名以临溪河命名。临溪县设县后,经历了西魏、北周、隋、唐、前蜀、后唐、后蜀、北宋9个朝代,历
时517年。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临溪县降为临溪镇,划给临邛(邛崃县),明洪武六年(1373年),明朝政府重新设置蒲江县,将临溪镇、寿安镇划给蒲江县。
关于“西来”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从天上看,整个镇的民宅摆成了一个标标准准的“西”字。第二种说法是一个传说,传说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临溪河爆发百年不遇的洪水,将上游张魁场关帝庙内供奉的木刻关帝神像冲到了临溪场西林寺的产田里,西林寺的住持静慈和尚捐出庙产田,在关帝神像搁浅处新修了关帝庙。一般的庙门都为南北向,唯有西来的关帝庙门却向西开,有不忘关帝从西而来的意思。康熙34年(公元1696年),蒲江县县令李绅文到临溪场巡视,觉得临溪场的名字不止一个,容易混淆,因关帝爷从西而来,带来了这里的繁荣和希望,借用佛教教义中“佛法西来”的典故,即唐玄奘把大藏三乘经从西取来之意,遂改临溪场为西来场。这就是“先有关帝庙,后有西来场”的来历。
自驾车路线:
1,成都沿成雅高速公路向西行至寿安出口,驱车再行约10分钟,便到了西来古镇。全程仅约1个小时。
2,成都沿成新蒲快速路到寿安境内,红路灯口向西驱走寿高路行车约10分钟,可到达西来古镇 全程约1小时
食宿
新兴街杜家菜馆:烧猪蹄、豆花、血旺,还有特别好吃的面。十字口李家饭馆:烧肥肠(2.5元/小份、5元/大份)、豆花。开心饭店:可停车、食宿、空调、淋浴。古街上有家泸州老酒坊的pa豌豆非常美味~1元/小碗,2元/大碗。住宿的话,就在古街上有一家友利客栈,标间40元/人,淡季会便宜不少,最便宜15元/人。镇上藕花街的老幺饭店也是不错的选择,物美价廉,有血旺,豆花,还有各类家常菜。古镇中心的小吃店都很不错,很有特色的。
在去西来的路上就能看见很多果树,蒲江地区的水果是很丰富的,冬季的橘子更是又多又新鲜又便宜。出了古街,过了桥就是农贸市场,里面就有很收购水果的,在那儿就可以买了。